2025年4月28日,江西洪州职业学院新能源产业学院一行赴抚州比亚迪有限公司开展访企拓岗专项行动,并与抚州高新区新能源汽车产业园管理办公室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构建“政校企协同、学训创融合”的人才培养新格局。
当日下午,新能源产业学院党支部书记陈金如率就业办主任范细妹、教学秘书游舒琪、学工办副主任周乐平及专业教师姜小萌、袁洋等一行,走访抚州比亚迪有限公司。企业人事经理万有达、招聘主管张慧康热情接待,并围绕企业发展规划、产业布局及人才需求展开交流。万有达介绍,抚州比亚迪作为区域新能源汽车产业龙头,2023年产值突破300亿元,急需电池装配、电控系统调试等技术技能人才,期待与学院深化“订单式”培养合作。

陈书记表示,学院聚焦新能源汽车技术、智能网联等领域,此次访企旨在精准对接产业链关键环节(电池、电机、电控),通过“专业共建-实习实训-就业衔接”全链条育人,每年为企业输送不少于200名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助力企业解决“用工难”与学生“就业难”双向问题。
随后,学院与抚州高新区新能源汽车产业园管理办公室举行座谈会。高新区新能源汽车产业园管理办公室主任张林腾、副主任龚伟明,区人社局就业创业中心负责人严祥等出席会议。双方围绕实习实训体系共建、产教融合平台建设等核心内容展开研讨。
1. 实习实训体系共建:园区每年统筹比亚迪、大乘汽车等企业提供不少于300个技术类实习岗位,采用“1+1+4”模式(1周岗前培训+1个月跟岗实习+4个月顶岗实习),实行“企业导师+学校导师”双导师制,实习考核纳入学分体系,合格者获“产业认证技能证书”。
2. 产教融合平台建设:学院在抚州新能源汽车产业园设立实习实训基地,企业提供设备与技术支持,按“教学工厂”模式配备智能生产线模拟系统等,满足300人同时实训;联合开发《新能源汽车高压系统维护》等3门以上校企双元课程,共建“比亚迪新能源技术订单班”,实行“1+0.5+0.5+1”学制,合格毕业生直接录用。
3. 就业服务保障:园区建立“产业人才数据库”,学院设立“就业服务站”,确保毕业生本地就业率不低于95%,并为优秀实习生提供最高3000元/人的就业补贴。
4. 科研与安全保障:共建“新能源汽车技术研发中心”,联合申报省级科研项目;企业为实习生购买保额不低于100万元/人的保险,落实三级安全教育,保障实习安全。
座谈会后,陈书记代表新能源产业学院,与抚州高新区新能源汽车产业园管理办公室签署为期5年的战略合作协议。协议明确,双方将在人才培养、实习就业、课程开发、科研转化等方面开展全方位合作,目标建成省级示范性实习实训基地,打造“实习-就业-创业”一体化服务平台。
张林腾主任表示,此次合作是落实“十四五”新能源产业规划的重要举措,政校企三方将以“双联络员”制度、季度联席会议等机制为保障,推动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同频共振”,助力抚州高新区打造江西省新能源汽车产业核心集聚区。

此次访企拓岗及签约仪式,标志着江西洪州职业学院新能源产业学院在深化产教融合、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方面迈出坚实步伐。未来,学院将以协议为基础,推动企业技术骨干进课堂、学校教师驻企实践,实现“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为新能源汽车产业输送更多“懂技术、会操作、能创新”的复合型人才,助力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同频共振、双向赋能。